2017年11月


 

痘痘的產生是多方面綜合性的原因,主要與皮脂分泌增多、雄性激素增高、毛囊導管發炎、痤瘡棒狀杆菌感染有關。專業術語叫痤瘡。長痘痘一定要注意面部清潔,另外一定要忌嘴,忌吃:甜、油、香辣的食品,特別是辣條、烤串、火鍋…這些我最愛吃的東西。

通常痤瘡的口服用藥有:維生素B6、西環素、丹參酮膠囊、皮膚病血毒清丸等。不過不嚴重的話最好不要吃藥,老話說“是藥三分毒”這是真理。如果是痘痘長很多的請自覺去醫院掛皮膚科看病,不要買什麼美妝店裏的祛痘產品了,沒用的,要內調,特別是對西環素類的抗生素過敏的寶寶們,如果去醫院治療痘痘,記得跟醫生說,不過一般醫生都很謹慎,開藥之前會問清楚。

 

(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 mg/100g)

 

很多人長痘痘之後就覺得臉有油,始終不幹淨,洗很多遍,其實錯了,老是洗臉會把皮膚天然屏障破壞掉,細菌更容易入侵,反而更容易長痘。

 


如果是已經成坑狀的痘疤,那基本上是無法修複淡化的,也就是俗話說的“橘皮”,因為皮層已經嚴重受挫了,比如劉翔、田源、高曉松還有最近很火的《青春旅社》裏的王自如,皮膚都是“橘皮”。

還有一種是因為黑色素沉澱而形成的額斑印或者痘印,需要用美白類的藥或者藥妝才可以恢複。

 

我記得某醫藥大學老師上課的課件上把所有祛痘常備藥都分享出來,這個課件有段時間還火遍了qq空間和朋友圈,過後就銷聲匿跡了。不用擔心,這裏我再分享一下:

阿達帕林凝膠(達芙文)



對於痘痘長得不是太嚴重的人來說,用藥妝是最佳選擇,因為除了祛痘還帶有修複和保養得功能,也沒有藥物那麼刺激皮膚。所以我也分享一些大家都說好的祛痘藥妝:

1、綠蘿有一個可愛的外表。

綠蘿又名黃金葛、魔鬼藤、黃金藤等,為天南星科藤芋屬常綠多年生草本植物。綠蘿的莖蔓粗壯,可長達數米,莖節處有氣根。幼葉卵心形,剛繁殖的幼苗葉片較小,色較淡,隨著株齡的增長,成熟的葉片則為長卵形,長約15厘米,寬約10厘米。濃綠色的葉面鑲嵌著黃白色不規則的斑點或條斑。因肥水條件的差異,其葉片的大小有別。綠蘿枝繁葉茂,耐蔭性好,終年常綠,有光澤。冬季,戶外草木枯萎凋零,而室內的綠蘿卻鬱鬱蔥蔥,故它是室內觀葉佳卉。由於綠蘿的莖蔓生長速度較快,人們常做柱藤式栽培,即在花盆中央豎立支柱,支柱上包紮一些棕毛,支柱的直徑達10厘米至12厘米,然後盆中栽種3株至4株幼苗,使其莖蔓圍繞柱子攀援生長。也有把綠蘿栽植於花盆中,置於花架上,讓其莖蔓懸掛而下,如同綠簾,別具風趣。

2、綠蘿的生活需要和其他植物有所不同。

綠蘿一般采用扡插法繁殖,因其莖節上有氣根,扡插極易成活。扡插時間在4月至8月,扡插時剪取莖蔓15厘米至20厘米長一段為插穗,剪去下部的葉片,僅留頂端葉片1至2個,斜插於沙床中,然後淋透水,保持濕潤,以後要經常向插穗的葉面噴水,約十幾天可生根。綠蘿也可用頂芽水插,方法是:剪取嫩壯的莖蔓20厘米至30厘米長為一段,直接插於盛清水的瓶中,每2天至3天換水一次,10多天可生根成活。盆栽綠蘿由於受到盆土的限制,栽培時間過長後容易使植株老化,葉片變小而脫落。故栽培2至3年後須進行換盆或修剪更新。

3、綠蘿的家鄉決定了綠蘿的性格。

綠蘿原產印度尼西亞群島,在熱帶地區常攀援生長在岩石和樹幹上。它性喜高溫、多濕、半陰的環境,不耐寒冷,適生溫度為15℃至25℃,15℃以下生長緩慢,越冬溫度不低於10℃。它對溫度反應敏感,夏天忌陽光直射,在強光下容易葉片枯黃而脫落,故夏天在室外要注意遮陽。冬季在室內明亮的散射光下能生長良好,莖節堅壯,葉色絢麗。生長期間對水分要求較高,除正常向盆土補充水分外,還要經常向葉面噴水,做柱藤式栽培的還應多噴一些水於棕毛柱子上,使棕毛充分吸水,以供繞莖的氣生根吸收。可每2周施一次氮磷鉀複合肥或每周噴施0.2%的磷酸二氫鉀溶液,使葉片翠綠,斑紋更為鮮豔。綠蘿屬陰性植物,忌陽光直射,喜散射光,較耐陰。室內栽培可置窗旁,但要避免陽光直射。陽光過強會灼傷綠蘿的葉片,過陰會使葉面上美麗的斑紋消失,通常以接受四小時的散射光,綠蘿的生長發育最好。

4、綠蘿是一個有性格的孩子。

性喜溫暖、潮濕環境,要求土壤疏松、肥沃、排水良好。盆栽綠蘿應選用肥沃、疏松、排水性好的腐葉土,以偏酸性為好。綠蘿極耐陰,在室內向陽處即可四季擺放,在光線較暗的室內,應每半月移至光線強的環境中恢複一段時間,否則易使節間增長,葉片變校綠蘿喜濕熱的環境,越冬溫度不應低於15℃,盆土要保持濕潤,應經常向葉面噴水,提高空氣濕度,以利於氣生根的生長。旺盛生長期可每月澆一遍液肥。長期在室內觀賞的植株,其莖幹基部的葉片容易脫落,降低觀賞價值,可在氣溫轉暖的5、6月份,結合扡插進行修剪更新,促使基部莖幹萌發新芽。實德金融集團 旗下翡翠旅遊成立40 周年,主席楊海成及副主席馬浩文計劃推新標誌,又會在加拿大為主的地方開分行,並重點改革旅遊業務。副主席馬浩文指,今年將會改革網上平台,以方便旅客預訂旅遊產品,並減低成本。

綠蘿的養殖技巧

(1)溫度:

在冬季,綠蘿在10℃以上可以安全過冬,一般在20℃以上能夠正常生長。因此,一般的家居環境比較適合綠蘿的生長。

(2)光照:

綠蘿的向陽性不強,因此,養殖的時候需要把綠蘿擺放到市內光照較好的地方,正午時可以把它放到太陽下曬一曬。

(3)肥料:

對綠蘿的葉片施肥,由於普通的無機肥很難被吸收,因此,需要使用專用的肥料。

(4)水分:

種植綠蘿,澆水不可過多,可在生根的地方噴水,這樣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速度。

今年全省旅發大會上提出重點打造以“黃河、長城、太行”為支撐的三大旅遊板塊的戰略構想,對我省各地市來說,既是機遇也是挑戰。
10月24日上午,全省三大旅遊板塊(長城片區)開發推進會在偏關縣召開,長城沿線各地市分管負責人圍繞當地的長城資源、保護開發的思路及建議發表了各自的看法,並邀請有關專家學者就如何做好長城這篇文章,構建文旅融合新格局,推動全省旅遊大發展進行探討研究一天遊旅行團
在推進會上,山西省副省長張複明也指出:“長城雄渾、滄桑、古樸、厚重,是中華文化的地理標識和歷史載體,是中華文化的精神象徵,是中華文化的紐帶,有特殊的文化社會意義。”
長城歷史文化豐富
長城是舉世無雙的古代軍事防禦工程,堪稱中華瑰寶,世界奇觀,是世界認識中國的一張最亮麗的名片。一提起長城,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北京的八達嶺長城,知道山西長城的人並不多。
其實,山西長城遺址從戰國延續至明代,幾乎涵蓋中國歷史上修築長城的所有時代,主要分佈於我省8個市40個縣(區),現存較完整的城牆和遺跡有1400多公里。根據2016年11月8日山西省文物局發佈的《關於公佈山西省歷代長城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的通知》,山西省8市40個縣(區)分佈有4276處長城。
而忻州市是全省長城資源最豐富的市,又是唯一同時擁有長城、黃河、太行三大旅遊元素的市。境內14個縣(市、區)中除定襄縣外均有長城或長城遺址,修築歷史縱貫戰國、秦、漢、北魏、東魏、北齊、北周、隋、宋、明10個朝代,雁門關、寧武關、偏頭關、平型關等長城著名關隘都在忻州市,現存較完好的明長城248公里、早期長城230公里泰國一天遊
在古都大同,關、城、寨、堡、臺、墩保存相對完整,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。大同市境內現存長城遺址總長就有503公里。“大同長城涉及的相關文化內容多,也很有特色,可以好好地做大文章。”在推進會上,大同市委常委、常務副市長劉振國坦言,但目前其中很大一部分依然繼續沉寂,有的甚至不為人所知,更談不上產業化保護發展。
在朔州,長城修築歷史悠久,遠至戰國時期,近至明代,歷經2000餘年,內外長城共計327公里。特別是殺虎口是萬里長城與萬裏茶道的交會處,是集中展現長城民族交融文化的重要載體。
據悉,目前雖然我省長城沿線各市都分佈著城堡、墩臺、長牆、烽燧以及和這些長城文物高度關聯的祠廟、衙署、樓閣等,結合著山川、河流、田野,共同組成了一個極為豐富的長城資源寶藏,但沒有一個成型的長城景區。
找准定位明確發展思路
在推進會上,各地市更是積極貫徹全省旅發大會精神,就如何做好黃河、長城、太行三篇旅遊大文章,請有關專家研究論證,確定發展思路,並提出了推進措施和建議。
針對大同的現狀,近年來,大同市圍繞長城旅遊推出了陽高的長城杏花節、左雲的寫生采風活動等,使得來大同遊覽長城遊客人數每年都在遞增。
“為了更好地保護和開發大同長城,我們將堅持依法保護與科學開發相結合、堅持頂層設計和局部規劃相結合、堅持打造品牌和凝練特色相結合等原則,深挖放大長城文化旅遊資源的內涵,不斷增大同長城文化旅遊的融合度和吸引力。”在談到大同市下一步開發長城文化旅遊產業時,劉振國說。
長城博覽在山西,精品攬要在朔州。朔州位於內外長城之間,境內的長城遺址長度占全省的五分之一,長城文化資源豐富,生態文化特色鮮明。“建議將廣武景區作為全省長城旅遊開發的重點專案進行集中打造。“朔州市委常委、常務副市長陳耳東希望省政府把朔州作為全省長城開發的重點,加強統籌,在政策資金、規劃設計、文物保護、招商引資、專案實施、基礎設施建議等諸多方面給予更多支持。
“建議省裏統一研究編制全省長城旅遊規劃,吸引國內外優質企業開發,拓寬投融資管道。同時,要堅持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,突出地方特色,避免同質化惡性競爭。”劉振國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說。
忻州市委常委、常務副市長趙志堅也同時認為,我省應統一部署,開展一次長城旅遊資源的詳細普查,儘快編制全省長城全域旅遊發展規劃。
值得一提的是,各地市及景區制定長城板塊旅遊規劃時,都充分立足自身資源特色,明確了發展思路。其中,朔州市確定了“舉右玉龍頭,走生態之路,大長城品牌”的發展思路,並提出打造長城基礎設施建設的五大工程;大同第一期長城旅遊公路基本貫通,還將啟動二期旅遊公路,並同步推進古長城沿線生態修復,構建集觀光、攝影、騎遊、宿營於一體的長城沿線旅遊觀光帶;忻州提出發展長城旅遊集群,擴寬和延長產業鏈條,以文化旅遊促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,形成“一帶四區”的千裏長城,並在四個區域重點建設40個旅遊專案。
“在發展旅遊的過程中,要滿足遊客吃住遊購娛等各方面的需求,讓遊客能留下、能住下來。”山西省旅發委主任盛佃清表示,在重視景區景點開發的過程中更應該重視基礎設施建設、旅遊環境條件的改善、新興業態的打造。
各界人士積極建言獻策
千百年來,由於分佈地區地質條件的特殊性,山西長城面臨著各種自然侵害和人為損壞,部分古長城狀況堪憂。長城旅遊資源開發、保護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韓國一天遊
山西省旅發委主任盛佃清在談到三大板塊推進工作立足點時提出,黃河、長城是中國在世界上的名片,太行山是中華脊樑,打造三大品牌必須要堅持用國際化視野,突出山西特色。
在對長城旅遊板塊推進過程中,多位長城保護專家一致認為,處理好古長城開發與保護的關係,把長城與文化結合起來,把保護與發展統一起來,切實做到各產業間深度融合發展,應引起大家的重視。他們認為,在做好長城板塊旅遊開發時,要加快對長城本體的搶救性保護,合理開發長城旅遊景點也是實現全面保護、合理利用長城的重要舉措,發動社會力量參與古建築保護、開發,要警惕的是以保護之名行破壞之實。
“山西可以從表裏山河和民族熔爐等角度來認知長城地帶,塑造山西的長城形象。”同濟大學工程與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唐劍暉認為,山西作為中國長城分佈較多的省份,豐富的長城文化無疑是山西發展旅遊產業的先天資源優勢,可以從長城入手研究華夏文明,把長城作為解讀中華文明的金鑰匙。
山西省古建築保護研究所所長董養忠建議,要儘快編制《山西長城保護管理導則》和《山西歷代長城修繕導則》,同時要遵循“先保護後開發”的原則,對古長城的重要地段和節點進行重點保護。
今年全省旅發大會上提出重點打造以“黃河、長城、太行”為支撐的三大旅遊板塊的戰略構想,為山西旅遊大發展指明了方向。趙志堅表示,將鼓足信心,揚長避短,堅持“保護與開發並重,傳承與創新並舉”的原則,打好長城牌,唱好文化戲,做好長城旅遊這篇大文章。
在推進會上,張複明副省長指出,長城雄渾、滄桑、古樸、厚重,是中華文化的地理標識和歷史載體,是中華文化的精神象徵,是中華文化的紐帶,有特殊的文化社會意義。各有關市縣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,抓緊破題,用發現美的眼睛尋找獨特資源價值,打造長城旅遊精品。要充分挖掘長城的邊塞、軍事、農牧、貿易等歷史文化元素,打好民族融合牌。要找准定位與路徑,確定抓手和突破口,儘快實施專案開發,較快形成自己的獨特市場品牌,形成長城內外別有風情的新的旅遊高地,成為在國內有重要地位的旅遊地標。
目前,山西已將沿黃河、沿長城、沿太行旅遊公路納入規劃中,正在完善三大旅遊板塊三條旅遊公路的支撐專案框架。沿黃、沿長城、沿太行旅遊公路涉及全省國土面積8.8萬平方公里,涉及總人口1300萬人,總里程約4181公里,總投資約600億元。其中,沿黃旅遊公路涉及忻州、呂梁、臨汾、運城4個市,總里程約1166公里,總投資約239億元。

↑このページのトップヘ